江蘇方管廠結構調整還需深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讓鋼鐵等傳統產業“強筋壯骨、脫胎換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裕華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華說,在河北武安,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壓減過剩產能,整個區域實現了產能下降、質量和效益雙升的良好效果。但剩下的這些企業依然有許多先天不足,由于在發展初期,都缺少“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目前需要重組整合,比如在我們邯鄲、武安就在推進一批企業整合重組、退城進園,包括我自己也參與了一個縣份的鋼鐵企業整合。 受環保限產影響,鋼廠一方面為增加鐵水產量,另一方面為達到減排標準,優質高品資源一直以來備受青睞,因而主流高品資源相對緊俏,價格高位穩定且持續處于升水狀態。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青島港PB粉礦現貨價格495元/噸,折合干噸加上品質升貼水后為527元/噸,現貨升水32.5元/噸。另外,經計算,如果加上現貨持有的資金占用成本和倉儲成本,期貨1805合約貼水近80元/噸,同理期貨1805合約貼水紐曼粉124元/噸。 環保持續升溫的背景下,主流高品資源仍將繼續成為市場的首選,特別是大商所更改1809合約交割質量標準后,限制了非主流品種的交割便利性,期貨價格也更能反映主流礦種,因此在主流礦備受青睞、價格持續升水期貨的情況下,期貨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一方面,國家、省級層面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篩選一批重點整合重組、減量搬遷改造項目,在金融、科技等方面出臺扶持政策,推進這些項目加快實施,原來企業加快拆除。另一方面,對工業企業施行政策激勵,提升企業的“環保積極性”。建議參照火電行業差別電價和超低排放電價的做法,對鋼鐵企業進行“環保區別對待”,讓設備好、排放少的企業享受更低的電價,引導企業算長遠賬,努力形成“環保投入越多、上的設備越好、治理效果越優、水電價格越低、綜合效益越高”的良性循環,使鋼鐵產業獲得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