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QFII持有A股的市值持續攀升。
江蘇方管廠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以來,QFII的A股持倉市值已經翻倍。2011年,QFII持倉市值為580.95億元;而截至2017年三季度,QFII的A股持倉市值達到1342.66億元,增加了761.71億元,增幅131.12%。 以首個向中國證監會提出QFII申請、首個拿到QFII資格、首個下單的QFII——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為例。Wind數據統計顯示,2003年年報期間,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持股市值僅5.04億元人民幣;到2017年三季報期間,該集團的持股市值已經高達145.09億元人民幣,14年時間,增長了近30倍。 QFII和RQFII的額度、規模包括家數都在持續增加,并且已經逐漸從試點漸成規模,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一股新興的力量。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對于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質量,更好的服務資本市場的企業,提高投資機構的水平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QFII的審批額度和持股市值占A股的總體比例并不高。 這主要在于政策層面的一些限制。原本外管局對于單個QFII獲批額度的上限,每家不得超過10億美元,2015年時,單個QFII的額度放寬到10億美元之上,目前單個最大的是澳門金融管理局的50億美元,整體是逐漸放開的狀態。但QFII的A股持股比例還是存在一定限制,整個QFII投資于A股的比重和單只股票的比重都不大。根據相關規定,單個QFII在單個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能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所有的QFII加起來則不得超過30%。在2015年時,曾經有上海機場(49.750,-1.04,-2.05%)外資持股比例逼近30%的限制水平,被暫停買入。 此類限制正在出現松動。3月10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監管層就修訂《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逐步放開合資證券公司業務范圍、將單個境外投資者持有上市券商股份的比例限制提高到30%。 早在2014年3月下旬,上交所便修訂并頒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證券交易實施細則》。修改后的《實施細則》將所有境外投資者對單個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總和,由不超過該上市公司股份總數20%提高到30%。
江蘇方管廠